11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投融资路演江阴专场活动现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温玉荣教授团队的纳米抗体诊疗一体化技术服务和生物医药研发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与到场投资机构初步达成天使轮投资意向。
这场投融资路演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发起举办的。为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在人才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动作不断。“学校开展了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从政策、分配激励等方面鼓励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温玉荣说。
温玉荣告诉记者,他和项目联合创始人郑芳博士是国内最早接触纳米抗体技术的一批海归科研人员,主要运用纳米抗体技术和一体化结构生物学技术进行抗肿瘤和抗感染的分子机制和转化医学研究。目前,他们已完成肝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多个纳米抗体靶向药物的筛选和研发,建成国内顶尖的纳米抗体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平台,并同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药企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
“抗体因其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优势,已经应用于癌症、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但是传统抗体存在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等问题,病人负担较重。”郑芳说,“相比之下,产品化纳米抗体的成本只有传统抗体的千分之一,制备周期也大大缩短。同时,它具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体内快速代谢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学校的支持下,团队近5年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我们都希望加速成果转化步伐,让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帮助更多病人。”温玉荣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在今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征集第一批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意向时,温玉荣第一时间响应。在西安交通大学“6352工程”的支持及学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帮助下,8月初,温玉荣团队的项目脱颖而出,获得秦创原春种基金的融资支持,收到100万元种子轮投资,陕西海司诺维科技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除了助力温玉荣团队获得种子轮的资金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还在公司注册、项目引导、省内外资本深入对接等方面为团队提供了全面帮助。“学校在西部科技创新港为我们新成立的公司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及财务管理服务,并根据我们的需求提供了一流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温玉荣说。
海司诺维成立以来,依托西部科技创新港国际化生物学研发平台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型实验动物平台,在多种肿瘤的免疫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神经疾病检测等方向进行了重点布局,并和国内多家药企、高校科研院所及三甲医院签订了研发和技术服务合同。目前,海司诺维还获得了西安、杭州、苏州等地投资机构天使轮的投资意向。
“我们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秦创原总窗口示范效应,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截至11月初,西安交通大学校内科技成果已完成转化100项,其中93项在陕西就地转化并成立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额已超过1.4亿元。
“生物医药创新对资本、平台、市场等需求较大,因此,处于初创期的生物医药企业大都选择在东部沿海城市进行转化和孵化。但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破除了基础研究和市场之间的隔阂,成为我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高地和灯塔,给了我们机遇。它的快速发展也给了我们信心。”温玉荣说,“我们将依托秦创原这一平台,致力于整合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科研力量,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加快产品开发,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原文刊载于2021年11月09日陕西日报
报道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11/09/content_76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