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新闻信息

【创新港“新”在哪】探索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 : 2023-08-21 来源:  点击量:

走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从外部设施来看

书香气和科技范儿满满

和传统印象中的大学校园

有很大不同

深入创新港则会发现,更“硬核”的,还是这里打破科技创新壁垒、组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有组织推动基础研究和技术协同攻关的创新模式。

暑假期间,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科研人员们并未停下脚步,而是依旧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投入工作,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协同攻关,增强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实力,打通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西安力量。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探访创新港

联合攻关如火如荼开展

电气学院校企联合研究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西安交大-航天六院联合创新团队、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校地校企合作、基础研究、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推进在创新港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研发工作。

在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记者看到,各项目仍保持着高度运转,校企双方抢抓一切时间,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工作。该联合研发中心是2021年8月份,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联合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优秀的IT企业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

谈及假期坚守在科研一线的原因,电气工程学院丁涛教授说:“是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推进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实现理论成果落地应用。”“研究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数据、建立模型以及撰写论文,暑假正好是一个宝贵的时间段,可以学习新知、沉淀自身。”电气工程学院李更丰教授表示。

电气工程学院王建学教授在暑假组织团队进行集中攻关研究,以电力行业软件平台形式实现产学研用的成果转化,尽快推动软件平台开发迭代到新版本。他说:“持之以恒,校企协同,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从企业角度来说,研发过程是连贯的。对于双方团队来说,暑期的科研工作不仅带来的是工作上的‘充实感’,更是在项目上不断攻坚的‘成就感’。”联合研发中心企业方负责人赵京虎说。

走访中记者看到,盛夏8月,交大科研人员抢抓假期时光,依旧坚守在科研岗位上挥洒汗水:电信学部刘乃豪副教授所在团队如火如荼对页岩油气智能化解释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机械工程学院的崔健磊教授和团队成员,投身于激光精密加工理论和技术装备的研发工作,面对航空航天、芯片制造和微电子核心部件加工等领域的挑战,不屈不挠进行攻关……

校企“牵手”组建创新联合体

聚力攻关企业“卡脖子”难题

据悉,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作用,以项目为牵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解决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探索在创新港建立企业孵化器,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创新港

改变了传统的“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校企合作方式,该联合研发中心构建起“南瑞集团提出研发需求”“双方共同派驻研发团队”“合作培育、引入高端人才”的创新联合体,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潜能,致力于打造央企和重点高校联合创新的典范和标杆。

当记者问起校企“牵手”,组建创新联合体的原因,西安交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体中,校企合作不再围绕单一项目,而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创新团队由‘科学家+工程师’组成,企业持续投资,工程师随时提出产品需求,科学家进行技术攻关,双方共同监管科研经费。”

“此举把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同时,围绕企业卡脖子难题,在全学科、各领域内实施‘揭榜挂帅’,最大程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为电力系统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作贡献。”西安交大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领军企业、科研院所进驻创新港,组建更多像“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这样的创新联合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平台支撑。

今年年初,平高集团西安智慧能源项目正式落户西咸新区。该智慧能源项目,正是平高集团与西安交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平高-西安交大电力装备技术研究院”的成果。

“研究院就是在一次次强强联手的合作中,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深耕核心技术,打造关键设备,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核心竞争力。”平高集团副总经理钟建英说,实现校企研发成果产业化,预计未来5年营业总收入将超过12亿元。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全国布局38个科创基地

依托创新港,如何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西安交大用行动和成绩做出了回应。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文介绍,“转移中心”发挥平台积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创新探索。

创新港

目前,初步建成新型高校技术转移体系+专职科技经纪人团队模式。面向地方产业提升成功构建科技服务体系,面向创新资源整合成功构建成果转化体系,面向两链融合发展成功构建生态运营体系。目前,建立起一支54人的专职科技经纪人团队,其中9人专职服务于高校教授团队,45人专职服务于全国地方政府及科技型企业。

转移中心将服务触角下沉至陕西省各地市,通过设立1个地市分中心、N个区县工作站、提供X项合作形式和专业服务,打造“1+N+X”科技服务体系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中心已在全国布局38个科创基地,将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高校成果触角直接对接到市场需求第一线。”王文介绍说,近三年来,转移中心累计在全国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4000余场,走访企业13000余家次,促成产学研合作金额超2.6亿元。

同时,打造“概念验证+种子+天使”孵化体系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近三年来,西安交大科技经纪人团队走访高校教授1600余人次,首批累计征集可转化科技成果1100余项;在陕就地转化成立183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本土融资超过2.5亿元。

“我们还打造‘多维生态运营体系/秦·港孵化器’助力上市公司引育。”王文说,转移中心正以秦·港孵化器为载体,积极开展“联合研发+科技孵化”融合生态探索。转移中心还牵头发起成立“硬科技概念验证联盟”、尝试构建“产学研生态2.0”等,全力推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探索建立新模式

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港,是西安交通大学“打破围墙办大学”理念探索的一个有力载体。

近年来,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需要,西安交大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汇聚创新资源、对接产业需求、引入金融资本、培育创新生态。与近百家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务实合作,建立38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近两年来,承担各类横向科研项目5000余项,学校转让、许可专利近千件,通过赋权成立公司165家。

位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全国首个实验室安全体验馆。

创新港,到底“新”在哪里?

“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发挥高校、企业各自优势,解决好‘企业主导什么、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么深度融合’等问题,从而真正解决深度融合的痛点、堵点、难点。”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必须突出模式创新。西安交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与龙头企业、大院大所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建立“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的“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同时,建立“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深度融合的联合研发中心;引入金融资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建立大企业承载的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器,做到“成熟一批、孵化一批”;发挥“双一流”大学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探索“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模式,建立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多方赢的校企联合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破解了企业高端科技研发人才不足难题。

以建设创新联合体为契机,西安交大还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

“西安交大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同时,将持续围绕促进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卢建军表示,未来创新港将持续提升满足市场需求、适合转化的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打通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强化链式思维,持续优化“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效集聚配置各类创新要素,引灌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活水”,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大力推广“一院一所一港”模式

推动跨行业、跨领域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关键。如何才能够找到创新驱动的原动力?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博士看来,陕西的“一院一所一港”模式,可以说是找到了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抓手,提供了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很好范式。

秦创原科创大厦

目前,举全市之力建设“双中心”、秦创原总窗口,推广“一院一所一港”模式……西安正纵向贯通科创链条、横向融通各类资源,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可以说是相互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西安“双中心”建设,王晓勇充满信心和期待。

“假如用金字塔模式来比喻的话,从塔尖的科学到科创,再到底下的产业和服务,构成了四大圈层。这四个圈层刚好就是‘一院一所一港’模式所体现的一个全链条创新体系。”在王晓勇看来,西安已具备打造“双中心”的条件和成熟基础,高校、科研院所众多,高端企业聚集,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科学、科创、产业和服务四大圈层才能得到逐步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才能最终形成。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我认为最成功的一个模式就是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王晓勇认为,“一院一所一港”模式,推动产学研融合更加深入。一院、一所、一港,在各自领域都有着突出贡献,在具体的产学研结合方面又各有侧重。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更多的是前端,代表转化的最终目标;而光机所代表着中间的研发环节,拥有更多的前沿技术;创新港则是提供了一个产学研的基地,对整个基础学科的构建、前沿领域的把握等起到关键作用。

王晓勇认为,“一院一所一港”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扩面提质增效,有着示范引领的意义。除了单点上的创新引领外,也应看到其中的整体性,即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所在这样一个模式下的高度集约化。在他看来,“一院一所一港”模式代表着未来的一个方向,就是不但要实现生产力的转化,即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同时科研成果也应蕴含这样一种价值,既是民族的,又是能够代表全人类的,能够走向世界的。

同时他也提出,目前社会对产学研、创新的理解,除了强调时效性、市场性以及技术层面的创新,还应该加入更多民族智慧、原创性的文化思维,更多加入陕西人文力量,这才是背后的深度附加值。未来“一院一所一港”模式的大力推广,需要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企业等各方面的协同创新,政府主导、企业牵头,才能更好地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同时,也只有真正打破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围墙”,真正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一院一所一港”才能真正变成富有智慧、富有价值、代表民族文化的一种新的模式,才会真正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