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加强陕西及河南的科技交流并进一步探索陕西高校与三门峡市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由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承办的首届“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活动在8月23日于三门峡天鹅湖国际大酒店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从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后期跟踪几个方面都可圈可点。
 
   一、前期准备充分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实施,承办单位三门峡高新区和我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8月初,三门峡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贾立耘带队赶赴西安与转移中心现场沟通活动安排,初步达成一致意见:活动要虚实结合,充分发动西安交大和陕西联盟的科技力量;活动当天可以采取上午项目发布、下午企业调研的形式,同时项目发布应按行业类别以分会场的形式举行;对接的专家教授要有明确的企业需求,后续跟踪形成闭环。
 
   在前期沟通的基础上,基本明确了工作内容并确定工作小组和联络人,同时对工作做了详细的分解:
 
    
     
      
      序号  |  
      工作事项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及工作内容  |  
     
 
      
      1  |  
      准备阶段  |  
      8.5  |  
      三门峡高新区科技局  |  
     
 
      
      1.1  |  
      活动总方案初稿  |  
      8.5  |  
      三门峡高新区科技  |  
     
 
      
      2  |  
      筹备阶段  |  
      8.21  |  
      -  |  
     
 
      
      2.1  |  
      规上企业梳理  |  
      8.7  |  
      科技局提供清单 技术经理人部按区域、行业梳理  |  
     
 
      
      2.2  |  
      企业需求分析和筛选  |  
      8.9  |  
      科技局提供清单和需求详情 技术经理人部按行业进行分析和筛选  |  
     
 
      
      2.3  |  
      联盟高校优势研究  |  
      8.9  |  
      转移中心研究联盟高校优势专业  |  
     
 
      
      2.4  |  
      明确企业需求  |  
      8.14  |  
      三门峡分中心走访、联系企业  |  
     
 
      
      2.5  |  
      学校和联盟专家匹配  |  
      8.14  |  
      技术经理人部进行专家匹配  |  
     
 
      
      2.6  |  
      确定参会专家名单  |  
      8.14  |  
      技术经理人部联系交大老师 孟路联系联盟  |  
     
 
      
      2.7  |  
      确定发布的项目  |  
      8.16  |  
      同上  |  
     
 
      
      2.8  |  
      发活动邀请函  |  
      8.16  |  
      高新区科技局  |  
     
 
      
      2.9  |  
      确定参会人员车次  |  
      8.19  |  
      技术经理人部联系交大老师 孟路联系联盟  |  
     
 
      
      2.10  |  
      确定专家信息和项目资料  |  
      8.19  |  
      同上  |  
     
 
      
      2.11  |  
      确定签约项目  |  
      8.19  |  
      高新区科技局  |  
     
 
      
      2.12  |  
      确定活动工作手册  |  
      8.19  |  
      高新区科技局  |  
     
 
      
      3  |  
      活动开展  |  
      8.22  |  
      -  |  
     
 
      
      3.1  |  
      前往三门峡  |  
      8.22  |  
      转移中心工作人员  |  
     
 
      
      3.2  |  
      接站并入住酒店  |  
      8.22  |  
      三门峡后勤组  |  
     
 
      
      3.3  |  
      高校代表见面会  |  
      8.22  |  
      三门峡后勤组  |  
     
 
      
      3.4  |  
      欢迎晚宴  |  
      8.22  |  
      三门峡后勤组  |  
     
 
      
      3.5  |  
      会场布置  |  
      8.22  |  
      三门峡会务组  |  
     
 
      
      3.6  |  
      项目PPT试播  |  
      8.22  |  
      三门峡会务组  |  
     
 
      
      4  |  
      活动开幕  |  
      8.23上午  |  
      三门峡会务组  |  
     
 
      
      4.1  |  
      领导致辞  |  
      8.23上午  |  
      三门峡会务组(确认讲话稿)  |  
     
 
      
      4.2  |  
      签约仪式  |  
      8.23上午  |  
      三门峡会务组(确认签约双方)  |  
     
 
      
      4.3  |  
      项目发布  |  
      8.23上午  |  
      三门峡会务组 转移中心工作人员  |  
     
 
      
      4.4  |  
      工作午餐  |  
      8.23中午  |  
      三门峡后勤组  |  
     
 
      
      5  |  
      企业调研、现场对接  |  
      8.23下午  |  
      三门峡后勤组负责车辆 三门峡科技局负责联系企业 转移中心、三门峡分中心负责陪同  |  
     
 
      
      6  |  
      送站  |  
      8.23晚上  |  
      三门峡后勤组  |  
     
 
     
   
 
   经转移中心和三门峡高新区沟通确认了工作总方案初稿,确定活动分三大部分:领导致辞及项目签约、项目发布、专家走访企业调研。拟按三门峡的产业特点,邀请陕西联盟高校7-8所,发布项目20-24个,调研企业18-20家。其中在发布项目、调研企业及专家确认环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准备,流程如下:
 
   规上企业梳理-企业需求分析和筛选-联盟高校优势专业领域研究-学校专家和联盟专家匹配-校企对接和项目发布确定。
 
   (1)三门峡提供规上企业共计153家,转移中心按行业集中的原则对规上企业逐一进行梳理。梳理出行业类别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材料(有色)及建筑、轻工及生医农。
 
   (2)三门峡提供75个企业需求,针对需求情况进行逐一筛选和分析,按梳理出的4个行业类别进行划分,和三门峡分中心及企业沟通确认需求的真实性并提供企业需求调研表。
 
   (3)分别对西工大、西安理工、西北大学等11所高校的优势内容进行了汇总,根据企业需求梳理情况,拟定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参加本次活动。
 
   (4)根据企业需求情况匹配交大老师和联盟高校老师,和相关专家沟通企业需求情况并初步沟通老师参加活动的意愿和时间安排。经沟通,共确认交大12名老师、联盟17名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5)根据活动现场情况,并和高新区科技局沟通,现场项目发布分2个会场,每个会场拟发布10个项目,共发布20个项目。和各团队老师和联盟老师沟通后确认发布项目名称,并收集老师个人简历和项目资料。
 
   二、活动实施顺利
 
   首先,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理事长陈冬生先生对陕西高校与三门峡市的双向合作表达了良好的祝愿:通过项目合作这一桥梁,拓宽引才、引智、引资、引项目渠道,实现高校科技优势与三门峡市相关产业的交流融合,共同建设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生态圈,推动三门峡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共创秦豫两地科技事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随后,吕毅校长助理代表陕西联盟理事长单位讲话:陕西高校愿为三门峡各界精英人士提供一个“政产学研”交流融合的平台,以科技带动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推广为主体的建设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三门峡市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提升等方面的发展,助推校地、校企深化合作,在探索陕西高校与三门峡市的协同创新合作的新思路过程中实现互利双赢。期待通过本次交流,加强陕西高校与三门峡间的互动交流,在对接中碰撞出火花。
 
   
 
   最后,三门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贾书君总结道: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践已经反复证明,无论是国际间的较量,还是区域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科技、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现阶段,高校是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要素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地方。因此,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项目发布环节分两个会场共发布涉及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农业、能源化工等领域科技成果20项:
 
   (1)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发布:新型轻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2)西安交通大学-曹建福发布:机器人与智能工厂技术
 
   (3)西安交通大学-丁书江发布:电力防污闪材料
 
   (4)西安交通大学-孔春才发布:先进功能材料创新成果介绍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炜发布:绿色装配式复合结构居住建筑体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志红发布:氧化铝陶瓷的合理化处理与利用
 
   (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畅发布:利用固废石膏制备新型建筑材料
 
   (8)西安交通大学-张斌发布:机器视觉与空间视觉技术研究与应用
 
   (9)西安交通大学-曹苗发布:材料先进成形工艺与装备
 
   (10)长安大学-陈星羽发布:长安大学重点项目介绍
 
   (11)西北农林大学-杜双田发布:蛹虫草产业化开发
 
   (12)西北农林大学-李高潮发布:现代苹果苗木繁育新技术
 
   (13)西北大学-边六交发布:微孔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14)西北大学-郑岚发布: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5)西安工程大学-谭艳君发布:天然染料与传统印染及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设计
 
   (16)西安理工大学-李宏林发布:技术转移与项目推介
 
   (17)西安交通大学-杨国锐发布: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
 
   (18)西安交通大学-李家琦发布:含油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19)西安科技大学-刘浪发布:矿山充填新材料与新技术
 
   (20)西安科技大学-李振发布:基于粉碎分级调控的煤炭提质分质技术
 
   
 
   
 
   发布现场
 
   企业调研环节共分七组,每组均安排三门峡科技局、三门峡分中心和转移中心工作人员陪同跟进,各组负责人针对现场交流情况反馈对接效果。
 
   
 
   调研考察现场
 
   通过实地的交流,部分专家和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1)西安交大丁书江教授团队调研了河南富达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其下属的8家子公司参加交流,双方有意向在硅橡胶伞裙防污闪抗菌项目和液态金属散热薄膜项目开展合作。
 
   (2)西安交大机械学院老师曹苗、牛立群调研了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和三门峡戴卡轮毂有限公司,将在成型工艺和模具测温等方面开展合作。
 
   (3)西安交大空间视觉联合实验室张斌副教授调研了三门峡中泰量仪有限公司,双方将在影像测量技术和激光测量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4)西北大学教授边六交、副教授郑岚实地调研了三门峡解码电化有限公司、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三门峡澳科化工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与中达化工在回收或提纯二丙脂、再生成三丙脂等领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奥科化工企业在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精细化工等方向达成合作意向。中达化工、奥科化工两家企业对接反馈情况良好,后续可继续跟进。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武志红、陈畅实地调研了三门峡凯特耐火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三门峡三特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永泰石膏有限公司,经过与两位教授后续跟进反馈来看,河南永泰石膏有限公司在无水硫酸钙的改性、提纯技术,大长径比的石膏晶须制备技术,脱硫石膏和磷石膏等副产石膏的提纯加工技术等方面与老师研究领域较为契合,合作度较高,有意愿与教授共同联合建立研发中心。
 
   (6)西安工程大学谭艳君教授与三门峡丝旅匠心服饰有限公司进行了会议交流,双方在天然染料、环保染料的工艺优化上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企业后续会前往西安工程大学拜访谭教授,进行下一步项目合作洽谈。
 
   调研结束后,各调研组跟进人员均已将对接交流情况反馈给转移中心,中心整理出三门峡企业需求对接交流跟进表并由专人负责继续跟进。
 
   三、经验总结深刻
 
   (1)加强了转移中心和三门峡各级政府的互动沟通,提升了双方的协作机制,为后续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展示了转移中心在交大及联盟内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展示了交大及联盟内高校强大的科研实力。
 
   (2)加强了陕西高校联盟内部高校的科技交流和协同工作。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理事长陈冬生、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秘书长安航和联盟内8所高校参加,促进了联盟内高校的合作交流。本次活动共邀请联盟专家17人,是联盟自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专家层次最高的一次外地调研对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及宣传效益。
 
   (3)锻炼了技术经理人在企业需求和校企对接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企业需求与老师研究领域的匹配,需要技术经理人做好技术分拆,方能准确对接双方,提高效率。此次活动时间紧张,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信息互通、良好配合,保证了前期工作的高效执行。
 
   (4)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机构机制待明确。个别高校对联盟的认识定位不够,存在着为交大“站台唱戏”的工作理念,因联盟是自愿组成的公益服务性组织,其积极性调动方面还需下功夫;联盟高校盟员单位40余所,重点高校将近10家,多数高校并未有一套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大部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隶属于本校科技处,因体制机制原因导致专业技术经理人储备不够,造成联盟活动后续跟进效果不甚理想。
 
   (5)建议由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牵头,协调联盟重点高校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举办专题讨论会议,制定完善的组织架构及工作机制,并建立联络员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联盟造血功能的实现,各盟员单位群策群力,制定一套完整的资金筹划管理办法及分配机制;提高盟内各高校参与联盟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做好服务专家教授、服务企业,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